金隅寻“新”系列之陕西: 实现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 ” 为西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为建筑建材领域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动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培育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行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3月28日,记者随媒体联合调研采访团走进陕西。以“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制造、贸易及服务,房地产业”为主业的金隅集团陕西区域企业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引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技术创新模式和方法,为西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型建材
向“新”迭代新赛道 拓展产业增长极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决战务必决胜的精气神,让位于国家大地原点—泾阳的陕西金隅加气装配式部品有限公司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环保材料的前提下,陕西项目将成为金隅集团加气混凝土产业布局西北市场的重要一环,其独具特色的仓储物流、装配式加气内外墙、加气板钢结构三大应用体系,为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升级探索出新的路径,也为西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陕西加气党支部书记黄长飞介绍,该生产线在设计之初就秉持绿色工厂建设理念,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环境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完全符合绿色产品,确保泾阳线所生产产品均获得绿色建材最高的三星评价认定。
浙江金隅杭加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海东介绍,陕西加气公司正在全面加强渠道建设,拓展市场规模。充分发挥金隅加气特色产品和服务体系优势,加强板材设计推广,不断巩固大客户的深度合作。契合板材市场专业分包发展方向,以“产品体系+施工服务”的模式,打造金隅特色的装配式墙体综合服务商,延伸产业链,提升客户粘度。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B04级、抗裂边板、复合板等新产品应用,加大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
为进一步拓展岩棉产品在西北市场的辐射能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金隅集团投资2.655亿元,高质量谋划陕西岩棉项目建设,已于2022年8月核心设备电炉点火成功。北京金隅节能保温科技(大厂)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贾志耕介绍,节能保温公司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针对“海绵城市”、城市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生态修复等应用场景,研究开发了“隅绵”系列生态绿化系统。
节能保温公司除了致力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岩棉产品生产经营体系,改变传统技术落后、高污染的制造模式,也在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兼顾当前与长远,先立后破,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紧跟国家发展方向,服务中心城市建设,在商业十强地产,城投地强项目上增砖添瓦,同时多元化渠道发展,在工业,幕墙,农用等市场寻求突破方向,建设维护好西部“支点”市场,在房地产行业下滑的大背景下,仍保持着盈利状态,全年较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北京三重镜业有限公司积极融入金隅集团科技创新1+N+X体系,承担金隅集团和新材集团的项目研发,2023年建成年产150万片滤光片生产线。滤光片是人工智能、车载雷达、摄像、通讯、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重要光学元器件,2024年1季度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滤光片销售增长219%,有力地保证了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和方法,把注意力转移到产业前端,从科技创新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未来产业科研前沿,借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瞄准市场需求“揭榜挂帅”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砂浆
坚定科技创新聚焦低碳培育新质生产力
仅用113天时间完成的陕西泾阳10万吨特种砂浆新建项目,首年运营就完成产销量2.5万吨,实现开门红任务目标。谁在护航金隅砂浆有限公司持续发展?
北京金隅砂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勇介绍,金隅长期致力于推动预拌砂浆行业发展,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突破大宗固废再生砂浆新技术,加大脱硫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高值化、绿色化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连续4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被发改委认定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深耕于低品位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应用技术开发,先后开发出轻质抹灰石膏、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近三年累计消耗脱硫建筑石膏20余万吨,大幅减少水泥用量,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树立智能制造数字转型新标杆,砂浆公司坚持以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应用新场景,聚焦生产经营关键环节,集砂浆行业包装智能化、磅房无人化、生产自动化以及运维数字化为一体的绿色智能工厂,构建砂浆本部与各分子公司之间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流程统一、系统集成的智能化应用平台和体系,打破各公司信息孤岛问题,加快融合共享,达到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北京金隅砂浆有限公司经理助理、西北分公司经理任正炜介绍,当前,公司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已达三级,西北分公司充分利用金隅砂浆智慧工厂平台,把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保持与总部同步提升。
围绕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目录,充分发挥市级技术中心创新引擎作用,在国内首创并成功应用轨道盾构砂浆、预拌喷射混凝土。西北分公司发挥砂浆公司在地铁轨道砂浆方面独有的技术优势,根据西北地区高铁建设隧道工程需求,开发出了隧道衬砌拱顶带模微膨胀注浆料砂浆,应用于高铁隧道工程。
不断研发革新绿色新型产品的同时,严格落实“节能、减碳、降耗、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方针,持续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为京津冀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并顺利通过京津冀首个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试点项目验收。
带着问题去创新,盯着问题去落实。郭勇介绍,在金隅建筑垃圾处理和砂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示范项目建设中,依托新材产业化集团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和金隅智造房屋体系技术优势,按照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规划建设的金隅砂浆科创中心,承载了新材产业化集团最前沿的新型材料、新技术,配套光伏一体化系统,成为集团首座新建“零碳建筑”,也将成为北京市公共建筑绿建三星、超低能耗项目示范工程。据测算,该项目每年采暖、制冷和照明能耗从每平方米每年52.56千瓦时降低至22.35KWh/(㎡a),每年可节省用电6.99万KWh,减少碳排放42.20吨。
如今,砂浆迎来又一个发展黄金期,平谷工厂、泾阳工厂、山东工厂相继投产,长三角、珠三角市场拓展取得突破,全国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新材集团已将金隅砂浆作为优势产业加以支持培育,坚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聚焦低碳发展,以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构建金隅特色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水泥
建设数智化大建材产业示范区
面对水泥行业需求持续下行、市场经济复苏乏力及能源环保管控严峻等考验,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一高双赢三统筹”工作要求,统筹施策,金隅陕西区域企业主动融入属地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并举,产业结构实现战略升级,形成更趋完善的发展布局。
大力践行“两山”理论,统筹优势资源,厚植主业优势,协同处置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做大骨料产业,扩大区域危固废处置能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区域“水泥、骨料、协同处置及新型建材+大物流”的战略发展新格局。届时,铜川骨料产能突破千万吨以上,区域建成集团首个千万吨级骨料示范基地。做优商砼布局,全力支持泾阳加气混凝土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由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德堡水泥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已形成年生产水泥400万吨、年发电1.5亿千瓦时的产能规模,按照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投资建设300t/d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无害化解决了西咸区域的城市生活污泥,真正做到“政府好帮手,城市净化器”。
铜川公司日产10000吨生产线引领行业新标杆,多项技术、成果成为国内最优和行业首创,全流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陕西省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和金隅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草茵茵,乳白色的工厂就像童话中的城堡。冀东水泥(铜川)公司党群部部长侯武鹏介绍,作为第二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单位,将水泥生产智能化成套技术开发与“零员工”工厂应用示范项目与铜川公司无人工厂项目相结合,以“零员工”水泥发运车间为试点,深入推进数字化场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建设铜川公司数据中心,包含数据中心、网管中心、DCS中心三部分;开发杨泉山矿数字化应用系统、研发生料质量闭环控制系统和出厂水泥自动全覆盖系统;完成安防系统建设与应用,加快实施小场景安全预防系统、智慧消防项目等,丰富理念系统,促进公司打造水泥行业智能化“灯塔式无人工厂”。
随着智能联动,加快智慧矿山、智能仓储、自动控制系统等数智化项目落地,陕西区域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高,扶风、泾阳公司分别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夯实数智化治理体系,加快财务共享平台上线,信息化整合融合项目落地见效,4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铜川公司获评陕西省数字经济示范平台。
2023年度陕西区域累计投入1.6992亿元,深入“科技创新+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模式,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健全技术共享服务平台,领衔“揭榜挂帅”项目。推进设备工艺技术革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9项,其中自主研发123项,4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下一步,陕西片区继续聚焦水泥主业,推动工业互联网与水泥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区域水泥产业发展智能化、环保转型引领化,构建“水泥+骨料”“水泥+环保”“水泥+物流”“水泥+互联网”等一体化产业格局,激活新动能,实现产业链条现代化,努力成为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区域,建设特色的大建材产业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