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青春岁月》将于5月26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时间:2023-05-22 10:11:14

《我的青春岁月》影片上映启动仪式
5月19日,红色题材院线电影《我的青春岁月》上映仪式在京举行。影片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抓住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创作。该片主要讲述了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我党选派优秀共产党员克服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敌人围剿等困难,用鲜血和生命在南梁革命根据地创办列宁小学的感人事迹。

影片上映仪式现场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电影《我的青春岁月》总策划李彬选主持影片上映仪式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宣布上映仪式开幕
上映仪式现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分别讲话,甘肃省庆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岳阳对电影《我的青春岁月》上映表示祝贺,电影《我的青春岁月》出品人、甘肃博辉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新郎介绍了影片拍摄情况,电影《我的青春岁月》导演孙亮详细介绍了影片,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电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电影学专家史博公教授对影片进行了点评。电影《我的青春岁月》制片人左勇博、总监制李健健、虎娃饰演者韩远琪、麻三常饰演者邵老五、魏新国饰演者高宇航、豆豆饰演者李谷雨檄出席上映仪式。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讲话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讲话

甘肃省庆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岳阳对电影《我的青春岁月》上映表示祝贺

电影《我的青春岁月》出品人、甘肃博辉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新郎介绍影片拍摄情况

电影《我的青春岁月》导演孙亮详细介绍影片
20世纪30年代,一个被侵略、被压榨的硝烟时代,一个村落的青壮年都去当兵,留下了一帮孩子和老人,这帮孩子托付给了青年共产党员金蕾老师,她尽心照顾孩子们的一切,并在边区政府和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与众多接受进步思想的青年党员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和极端艰苦的办学条件,不愿顺从命运安排,不屈服于封建压迫,以不幸的命运换来了她不凡的人生,坚强的信念使她在磨难中成长,爱国的热情将她引领成无畏勇敢的爱国教育者。她用柔弱的女子身躯和钢铁般的意志,撑起教师、父爱、母爱的重任,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用鲜血和生命开创了边区教育的先河。 影片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青年共产党人形象,更在于导演用影像的方式将观影者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观众看到了青年党员为了教育事业的坚守和信仰,不畏艰难直至斗争到最后一刻的大义凛然。
据了解,制作团队实地考察,力求还原真实历史细节,利用庆阳周边遗留的旧窑洞、老庄园,就地打造、置景。赴西安电影制片厂租赁设备、道具。同时求助庆阳村民拆下老门窗、搬来旧家具,申请庆阳博物馆租来老物件、旧文物,现场造景。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小人物反映大事件,通过老师、红军战士、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故事,反映了当年陕甘边区政府创办平民教育的艰难历史;践行了弘扬南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故事的拍摄初衷。
纵观整部电影,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核心内容的南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的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革命老区的全面发展而继续奋斗。影片还有些背后的故事和细节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比如片中虎娃和父亲离别的场面,并没有撕心裂肺地哭喊,却又体现了父子在生死离别关头的欲哭无泪,感人肺腑。这种为了国家和信仰从容赴死的英雄气概,让观影者在悲怆的气氛中感受到了浓烈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导演借助虎娃父亲从军的剧情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革命理想和革命信仰的赤诚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青春岁月》以高亢激情的旋律谱写了主人公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同时展现了一批进步的共产青年在压迫中挣脱命运的桎梏,在迷茫中探索人生的坐标,那时的人,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为理想和事业而奋斗,对生活报以青春、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时至今日,这种初心不变、信仰永恒的精神遗产仍是当下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革命精神。

剧组主创、部分演员

电影《我的青春岁月》5月26日全国院线上映